【儀器網 食品檢測】日本的飲食中飲食文化中保留了很多生食海鮮與河鮮的因素。隨著日料的風靡,刺身這種食用新鮮未加工肉類的料理方式也開始流行起來。很多人覺得刺身用的魚肉只要是新鮮的就不會食物中毒。然而,雖然新鮮魚肉沒有變質等問題,但寄生蟲依然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情況。日料中用來殺菌的山葵、醋、鹽等并不能有效殺滅寄生蟲,因此日本每年都有百人左右因刺身中的寄生蟲造成食物中毒。
消費者可能接觸到的水產中的寄生蟲以異尖線蟲為代表。異尖線蟲又叫做海獸胃線蟲,以海洋哺乳動物為主要宿主。卵在海水中孵化之后首先會感染蝦等小型甲殼動物,然后通過食物鏈進入魚類體內,終寄生在海豚、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的消化系統(tǒng)中繁殖產卵。人類也可以通過使用帶有寄生蟲的魚類感染異尖線蟲,雖然幼蟲無法在人體腸道內長期生存,但會引起惡心、腹痛、嘔吐等癥狀。
異尖線蟲是寄生蟲研究的熱點。近,美國華盛頓大學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上發(fā)表了一項研究,綜合了往年異尖線蟲種群豐度的研究成果,總結出海洋中異尖線蟲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從1978到 2015 年,異尖線蟲的數量在不到40年里增加了283 倍。與之相比,另一種常見的寄生蟲——偽地新線蟲的數量則幾乎沒有變化。
目前,研究者還沒有確定導致異尖線蟲數量暴增的原因,一個較為合理假設是由于海洋哺乳動物數量的增加。這對于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保護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。但是對海鮮愛好者,特別是生魚片愛好者來說,卻算不上什么好消息——這意味著他們吃到異尖線蟲的幾率大大增加了。
我國異尖線蟲的感染病例報告較少,但市場上近海魚類的異尖線蟲幼蟲感染率很高,潛在危險性很大,因此異尖線蟲是各地疾控寄生蟲檢測的重點對象。異尖線蟲的檢測技術主要有鏡檢法和PCR法。
鏡檢法是傳統(tǒng)的病原學檢測方法,解剖魚類后借助顯微鏡對寄生蟲進行形態(tài)學觀察,鑒定寄生蟲的種屬。這種方法成本低、速度快,但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,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鑒別能力要求較高。
PCR法利用的是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,每一種寄生蟲都有特定的核酸序列,只需要檢測其特有的核酸就可以判斷是否被寄生蟲感染。PCR法可以分為普通PCR技術和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。普通PCR技術需要提取樣品的DNA,經高溫變性、低溫退火和適溫延伸三步循環(huán),對單個核酸分子序列進行大量復制擴增,然后進行凝膠電泳分析。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通過將熒光探針或熒光色 素結合至 OS3反應混合物而無需隨后的凝膠電泳,自動化程度高,用時短,而且敏感性和特異性更高。
異尖線蟲的檢測只能對市場上魚類感染異尖線蟲的情況進行抽檢,方便疾控部門了解當地異尖線蟲感染情況、制定降低異尖線蟲病潛在危害的對策。消費者對異尖線蟲的防護還需要平時食用海魚時小心注意??梢苑乐巩惣饩€蟲感染的食材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:在超過60℃的環(huán)境內將食物烹飪至熟,或者在零下20℃以下的環(huán)境內冷凍超過24小時。
以后如果要吃刺身,不要再追求新鮮了。冷凍過24小時的生魚片才是健康的。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